
小寒节气,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,通常在公历1月4日至6日之间。这期间正值“三九”,寒意逼人,河流冰封,大地冻结。 做好保暖措施至关重要,饮食上可以选择红枣、萝卜、牛肉、鸡肉等温补食物,增强御寒能力。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年味渐浓!
虽然气候变暖,但小寒、大寒和冬至仍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三个节气,其中小寒通常位列榜首,即使名字叫“小寒”,其寒冷程度也毫不逊色。 正如陶渊明所言:“凄凄岁暮风,翳翳经日雪。” 风雪交加,天色晦暗,人们多闭门不出。
小寒通常比大寒更冷,根据中国气象数据,只有少数年份大寒气温低于小寒。
小寒气温概况
北京地区小寒平均气温在-5℃左右,极端最低气温可低于-15℃;东北北部地区平均气温则在-30℃左右,极端最低气温甚至可低至-50℃以下,而午后最高气温也仅在-20℃左右。 黑龙江、内蒙古和新疆45°N以北地区以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-20℃上下,40°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-10℃左右。
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在0℃左右,此线以南地区则无季节性冻土,冬作物也无明显的越冬期。江南地区平均气温在5℃上下,虽然仍充满生机,但冷空气南下仍会造成一定影响。
小寒饮食习俗与养生食谱
冬季进补,羊肉火锅、糖炒栗子、烤红薯等成为小寒时节的特色美食。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体现了冬季食羊肉的养生理念。
南京菜饭: 传统南京小寒饮食,以青菜、咸肉、香肠或板鸭与糯米同煮而成,堪比腊八粥。
广东糯米饭: 广州地区小寒习俗,以糯米饭为主,搭配炒熟的腊肉、腊肠、花生米和葱白。广东人注重食疗,小寒时节宜减甘增苦,补心助肺,调理肾脏。
以下是一些小寒养生食谱:
- 当归生姜羊肉汤: 温中补血,祛寒强身。
- 羊肾红参粥: 益气壮阳,填精补髓。
- 胡桃仁饼: 补肾御寒,润肠通便。
- 素炒三丝(冬菇、青椒、胡萝卜): 健脾化滞,润燥。
- 丝瓜西红柿粥: 清热,化痰止咳,生津除烦。
饮食禁忌: 狗肉忌与绿豆、杏仁、菱角同食;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香菇。
小寒相关的古诗词节选:
(此处保留部分原文诗词,并精简了数量,避免篇幅过长)
- 清远舟中寄耘老(苏轼): 展现小寒时节的景色和诗人思乡之情。
- 浣溪沙(舒亶): 描绘小寒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。
- 望月婆罗门元夕(王寂): 表达了对节日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对小寒节气有更全面的了解。 希望大家都能在小寒时节做好保暖,健康快乐地度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。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。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