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院单个激光腔中实现高性能单模激光输出

奥多码,点击查看详情

------正文内容展示,开始阅读新内容 ------

中国科学院单个激光腔中实现高性能单模激光输出

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龙、董红星团队与湖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,在激光模式调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 研究人员通过一种创新的选择性模式结构破缺方法,在单个激光腔内实现了高性能单模激光输出,相关成果发表在《先进功能材料》期刊上。

单模激光以其优异的单色性、强相干性和高亮度而著称,但由于微腔内多个共振模式间的竞争,实现单模激光输出一直面临挑战。该团队巧妙地引入选择性空间结构破缺,有效抑制了竞争模式,从而在不显著增加损耗的前提下实现了单模选择。

实验中,研究人员在微盘腔上运用精密加工技术,构建外围角光栅破缺结构,成功消除不匹配的竞争模式,实现了单模激光输出。 随后,通过引入挖孔进一步抑制高阶模式,优化了激光特性。 这种新型模式结构破坏激光器展现出优异的单模激光特性,例如高稳定性、超低阈值和窄线宽。

这项研究为开发超低阈值、可调谐单模激光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,对构建光子集成电路上的片上激光阵列具有重要意义。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相关项目的资助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